东莞洪梅镇
1981年析道滘公社置洪梅公社,1983年撤社设区,1987年撤区建镇。1996年,面积25平方千米,辖洪屋涡、新庄、梅沙、氹涌、黎洲角、乌沙、金鏊沙、厦汇、尧均9个农村管理区和洪梅居民管理区。
洪梅镇
截至2014年,洪梅镇下辖共9个行政村和洪梅社区。镇政府驻洪梅镇中兴路1号。
下辖镇/社区洪屋涡村新庄村梅沙村氹涌村夏汇村黎洲角村尧均村乌沙村洪梅社区位置境域洪梅镇地处东莞市西北部,毗邻珠江口,距东莞市区22公里,距广州市35公里,距深圳80公里,距香港100公里。??全镇总面积33.2平方公里,镇中心位于北纬23°0′2″,东经113°36′55″。
洪梅镇
地形地貌洪梅镇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因受河涌水位和降水的影响,储有大量的表层孔隙水,地下水位高。
土壤土层结构较为复杂,土壤表层为黄色粘性土,其下的沉积层大致可分为淤泥、中细沙、淤泥质砂、粗沙或砾沙四层。
气候特征洪梅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温度变幅小,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
水文洪梅镇内河网纵横,内河资源优越,部分水域具备5千吨海轮的通航能力。
土地资源2014年,洪梅镇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农田有200亩。全镇已建好有防渗排灌渠的高标准农田1406亩。
植物资源洪梅镇主要有台湾草、水生植物、水生美人蕉、水生鸢尾、风车草、芦苇、睡莲、千屈菜、再力花、花叶芦竹、马尼拉草、绿化草皮、玉龙草、荷花、大叶油草等植物。
洪梅镇
截至2008年末,洪梅镇户籍人口3740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77人。全镇以汉族为主。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58600人。
2021年5月,东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常住人口65325人。[1]
综述2014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50.13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5.1%;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26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29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4.2%;引进外资11226万美元,同比2013年增长65.8%;引进内资108500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70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0.9%;各项税收总额7.23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2.8%。
2017年,洪梅镇获得2亿元产业扶持资金。全镇10个资金池项目投资总额2.8亿元,撬动各方资金投入72.6亿元,资金放大效应26倍,预计实现年产值182亿元,税收超8亿元。
预计2018年全镇生产总值75亿元,同比增长9.5%左右;总税收15.8亿元,同比增长50.4%,实现两年翻一番;各村净资产突破11亿元,比年初增长50%;收不抵支村减少1个。
2021年,洪梅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52768万元,累计增长10.2%。[4]
洪梅镇
第一产业2014年全镇各村纯收入同比增长7.7%,总负债同比下降11.9%。以乌沙大围农业园项目为示范,建成都市农业展览馆,推动丰润无花果农场纳入“东莞都市农业研究院”签约项目,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完成年度计划16.5%。
第二产业2014年,洪梅镇与东实公司共同注册成立合作开发公司,实施“市镇村合作”统筹土地发展,推动土地连片开发。加快协调中心片区村民签订土地统筹协议,研究完善河西片区基本土地回收方案、拆迁企业异地重建方案等。完成两大片区内企业、厂房的摸底调查工作,明确企业分类,完善相关信息统计。大力推进粤源等8个“三旧”改造项目,完成改造面积529.99亩。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建立工作台账,修改完善闲置地处置工作方案,共清理闲置土地175.5亩,盘活存量土地162.5亩。
第三产业2014年,长安镇推动了亚洲云、华平电子商务、富之源等3个市重大项目落地上马,推进华平一期、采博中心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加快推动亚洲云、理文纸业物流、安博物流等一批项目动工建设,力促富之源、三樱汽车部件、绿通新能源低速电动车等一批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并推动南华公司打造“曼哥夫”品牌总部大楼和物流基地,成功引导瑞鸿公司设立研发机构,促成阿比酷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并开展研发和服务外包业务。
卫生医疗东莞市洪梅医院是洪梅镇一所公立综合医院,是爱婴医院、东莞市社保定点医院。1981年建院,2011年10月25日新院落成启用。新院占地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医院职工人数202人,在编81人,聘用人员121人,退休人员10名;卫生技术人员179名,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25人,初级职称142人。
教育截至2014年,洪梅镇有洪梅中学1所中学,洪梅第一小学、洪梅第二小学、洪梅中心小学共3所小学,以及天星乐乐幼儿园、洪梅镇中心幼儿园、小机灵幼儿园、东莞市镇区规范中心幼儿园、祥和幼儿园5所幼儿园。
洪梅镇
民生2014年,洪梅镇成功为354名新莞人子女办理积分入学,开展名师工程,稳步推进中学宿舍楼、洪屋涡幼儿园等工程建设。成功推荐就业1233人次,落实市镇两级各项就业补贴金额约640万元。完成28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工程改造,督促慈善超市投入运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设立平价诊室。成功举办第六届洪梅花灯节,以梅沙村为引领打造曲艺精品。强力开展“6+1”专项整治行动,成功侦破4宗涉黄、3宗涉赌、17宗涉毒刑事案件和80宗“两抢一盗”刑事案件。新增高清视频监控点65个,治安卡口5个,出租屋安装门禁+视频系统153套,全年实现“零命案”。抓好消防安全、交通运输、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洪梅镇地处粤港经济走廊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以洪梅为中心,在100公里半径圈内的城市,北有广州、佛山,南有香港、深圳,东有东莞、惠州,西有中山、珠海、澳门等城市。镇内主干道与107国道、广深高速、西部干道以及广深沿江高速接驳相连接。在建的佛莞城轨、穗莞深城轨和莞惠城轨三条城际铁路在洪梅镇与望牛墩镇交界处汇合并设大型客运铁路枢纽望洪站、即东莞西站。
景点洪梅镇
洪梅迎宾广场
于2003年投资300多万元建设,占地面积28亩,市政配套设施,位于洪梅、道滘和望牛墩三镇的交汇处,交通十分便利。广场内设有舞池、钟楼、假山、喷水池等设施,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洪梅镇[广东省东莞市洪梅镇]
洪梅文化体育广场
位于洪梅镇中心区桥东路旁,是一个集运动、休闲、购物、娱乐、美食、演出、办公于一体的综合型广场。包括广场和商业中心两部分,其中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占地面积70亩,投资1100多万元,设有舞台、喷泉、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广种奇花异木,显得气派大方;广场商业中心投资1.8亿元,占地面积30亩,建有各种高档商铺,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洪梅镇[广东省东莞市洪梅镇]
洪梅
海滨长廊位于洪梅大桥以北,东江分水道洪屋涡水道东岸,全长2.3公里,投资2000多万元,按照50年一遇防洪水位标准建造,路堤结合,集防洪、交通、景观、休闲等多种功能。首期工程于2003年12月竣工,长818米,投入1200万元;二期工程现已基本完成。河堤栏杆和人行道采用虾红色花岗岩镶嵌,配以河堤路灯工程点缀,整体设计典雅大方,极具现代水乡特色。海滨长廊是在沿河路的基础上向河边延伸15米而建成的,并增加人行道和绿化带。方言洪梅镇的的本土方言是粤语。
小吃特产洪梅镇[广东省东莞市洪梅镇]
三滚骨
在东莞洪梅镇,有一道远近驰名的“三滚骨”,名副其实地啃猪骨。啃完骨头上的瘦肉、肥肉、筋腱等,压轴好戏就是品尝猪骨的精华———骨筒内的骨髓。把吸管插进骨筒中,像吮吸果汁一样,口感如豆腐花的骨髓便随之进入口内,润滑鲜美,甜中带甘。三滚骨以洪梅镇梅沙村的最为地道,“洪梅三滚骨”就是在梅沙村始创,继而成为东莞最知名的农家传统菜之一。“三滚”强调烹调时间之短,体现的是农村人快捷、简朴的饮食作风。洪梅镇[广东省东莞市洪梅镇]
鸭脚包所谓的鸭脚包,是采用了特殊腌制的鸭脚,然后在每个鸭脚中间裹以鸭心、鸭肝、鸭肾、肥猪肉等,再用一段长长的、透明的鸭肠一圈一圈地把各种材料缠绕而成。把鸭脚包蒸熟后香气四溢,口感咸香无比,咬起来还韧性十足,用来下饭更是妙不可言。鸭脚包因有着特殊的工艺和上佳的口味而远近闻名,成为了洪梅镇一款地道而传统的民间美食。历史名人莫萃华少年时代就读于莞城县立高等小学,继升读于东莞中学,后因家境困厄,中途辍学随父到广州当工人。1920年秋冬投身于反对南北军阀的斗争。1924年2月转为中共党员,成为东莞第一个共产党员。1924年底,建立了东莞第一个党支部,莫萃华任书记。1925年10月,东莞支部改为中共东莞特别支部,莫萃华被选为第一任特支书记。1929年初,莫萃华随丁福队伍在增城仙村与国民党军队袁虾九部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其遗体被运回洪屋涡安葬,时年仅26岁。
李本立是东莞市黎洲角村人。1923年在东莞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进入东莞中学读书1923年在东莞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进入东莞中学读书。受“五四”运动革命思想影响,李本立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1924年经莫萃华介绍,李本立先后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党。1926年5月30日,团东莞地委改组,由刘伯刚任地委书记。李本立原准备赴苏联学习,下半年由于莫萃华调往四会县任党特支书记,东莞党特别支部改为东莞县委,由李本立任县委书记,这是东莞县首任县委书记,其时李本立才21岁。1932年3月间,李本立身体有所康复,省委通过谭少虹到莞城联系李本立,并调李本立到广西南宁开展革命工作,任南宁中学教导主任。1933年初李本立由于操劳过度,肺病复发,遂回莞城治病,1933年4月病逝于家中,享年28岁。
叶柱华字汉光,东莞厦汇村人,生于公元1919年8月。叶柱华自幼聪敏好学,少年自省立广东庚戍中学毕业后,考进广东国民大学法律系就读。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大举侵华,山河变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叶柱华毅然改考广州黄埔军校第14期工科学习。于1939年毕业后,旋即投身到抗日斗争的行列。1974年退役。1994年2月1日,叶柱华猝然病逝于台湾板桥市家中,终年75岁。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洪梅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0年7月29日,洪梅镇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2]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3]
上一篇:文登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