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战书
慈禧太后的《对万国宣战诏书》,为何会沦为一个笑话?
其实,对于万国宣战并不可笑,可笑的是,宣战之后根本无法兑现自己的宣战诺言,反而被欺凌被侵略,使得国家和民族沦为列强欺凌压榨的目标,自己本身也成为了一个国际和历史笑话。慈禧太后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对外国宣战的历史事件,且不说古代,单就近代而言,除了慈禧太后在1900年的对万国宣战诏书,新中国成立后的朝鲜战争,就是中国与诸国战争的最好例子。1950年,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的步步紧逼,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被迫发兵朝鲜半岛,与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爆发战争。中国派遣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这在当时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看来,都是“蚍蜉撼树——可笑不自量”的选择。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中国成为全世界的笑柄其实并不奇怪,因为,当时经历了数十年的惨烈战争,本就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国,已经几乎被战争夷为废墟,一穷二白的中国,除了人口几乎毫无所长。而她的对手,又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吃的脑满肠肥,已经彻底登将登顶世界第一强国地位的美国。中国与之相比,无论是武器装备、后勤补给,还是工业、经济、科技、国际支持等,都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然而,就是在这种局面之下,本来被大家看笑话的中国,在朝鲜战场上多次击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使得叫嚣着“回到美国过圣诞节”的美军成为了笑话,而本来被看作笑话的中国,却用自身的实力震撼了世界各国。板门店谈判也因为朝鲜战争,一直被轻视,甚至被国际社会视为东亚病夫的中国,打出了自己的国威和气势,使得全世界都不得不正视、尊重刚刚成立了新中国。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对于外国或者乃至多个国家宣战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有没有能力履行自己的诺言,真正战而胜之。而在这方面,对于列强外交几乎一窍不通,却狂妄自大的慈禧太后,显然是典型的反面教材。1900年,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从甲午战争的惨重损失和巨额赔款中走出来,由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及立储的误会,再加上列强的咄咄逼人,自觉权力受到巨大威胁的慈禧太后,几乎失去理智一般的悍然对于列强宣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由此爆发。八国联军然而,有胆量向列强宣战的慈禧太后,却完全没有胆量和实力抵御列强的侵略。八国列强组成联军之后,从登陆天津开始,几乎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克了北京、天津等地,兵锋甚至抵达至山西、直隶等多个省份。单单当时的清朝首都北京,就被八国联军占据一年之久。而八国列强进入中国之后,对于中国居民的烧杀掳掠,更是罄竹难书。由于慈禧太后的一时头脑发热,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如此深厚的苦难。八国联军侵占北京那么,北京城被八国联军占据之后,慈禧太后到哪儿去了呢?在对列强宣战之时强硬无比的慈禧太后,面对八国联军的强大武力迅速软了起来。面对京城随时被攻破的危险,慈禧太后不仅没有胆量集结全国兵力与八国联军决一死战,反而在收拾细软,仓皇的逃出了北京,并一路跑到了西安。在西逃的路上,慈禧太后面对她的宣战的对象——八国联军,不但没有要求全国军队继续抵抗,反而命令各支军队和地方政府剿杀义和团,从而讨好八国列强。最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赔款高达4.5两白银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宣告结束。可以说,无论是宣战之前还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从始至终,慈禧太后和清廷都是一个笑话。然而,这个笑话对于最大的受害者——中国人民而言,一点儿都不好笑。
慈禧当时下的《对万国宣战诏书》是对是错呢?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假借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宣战诏书”,对德、意、日、英、美、法、俄等十一国宣战,号召全国军民与西方列强决一雌雄。这篇诏书更像一篇号召令,而不是所谓的“宣战诏书”,对内的效用要大于对外的效应,在诏书发布后,清政府还和列强之间保持着外交关系,时刻想着于西方媾和。自从鸦片战争以来,慈禧太后秉持着避战求和的态度,很少与列强正式开展,就是宣战也最多一两个国家展开战争,这一次居然是对十一个国家同时宣战,有点匪夷所思。1899年,京畿各地的义和团运动(民族子爵运动)风起云涌,他们捣毁教堂,杀死西方传教士,逐渐蔓延到北京附近。清政府内部也产生了割裂,有支持义和团运动,有反对义和团运动的,慈禧掌控的清政府已经控制不了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越镇压越多的义和团出现。西方列强敦促清政府控制义和团,清政府无能为力,西方列强不断增兵,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干涉清政府内政,解决清政府无法解决的乱局。(慈禧太后照)慈禧下达的《对外国宣战诏书》是对是错?这份宣战诏书无关对错,应该是慈禧太后在综合了解当时情况下,为了自己眼下的安全考量做出的,毕竟这份诏书是对十一国宣战,而且这十一国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根本就没有胜利可言。八国联军为攻入北京之前,义和团的队伍驻扎在北京、天津等地,部分官员和军队也配合他们的行动,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假如不宣战,首先遭殃的可能就是慈禧等人。载漪、载勋、载濂、载滢四兄弟是当时清政府的当权者,他们和慈禧打算拥立溥儁(载漪的儿子)为皇太子,并马上让光绪皇帝禅位,义和团运动他们是支持的,不过西方列强坚决反对废除光绪皇帝。(溥儁照)1900年6月25日,载漪等率领义和团等60多人,要求进入中南海嬴台,处死囚禁中的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阻止了。从这一状况看,慈禧太后惧怕载漪等人掌控的军事势力,也控制不了。慈禧太后玩弄的是两面手法,一方面宣战诏书发布,主要给那些主张对抗的朝廷大臣和义和团团众们看。另一方面私底下与列强进行沟通,随时媾和。当时慈禧为首的一批人就是墙头草,看义和团和主战派是否能够打赢八国联军,谁赢了随时可以倒向任何一方。(聂士成雕像,八国联军进攻时殉国)假如说义和团和主战派军队打赢了八国联军,而慈禧太后没有下达宣战诏书,估计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结局是一样的,可能都被废,权利一点都没有了,新的皇帝应该是溥儁,掌权者应该是载漪等人,主和派(投降派)会被清除出朝廷。但是历史没有假设!综上所述,这一《对万国宣战诏书》的作用主要在于安抚义和团和朝廷内部的主战派,对西方列强没有多少影响,下达诏书之前,八国联军已经开始分批进入北京,大规模的军队也在天津口岸外集结,有无这一诏书他们都会进攻北京,为了他们的“人民”和外交使节的安全,同时又可以从清政府攫取更大的利益,这份诏书无关痛痒。在八国联军看来就是一个“笑话”,有些主和派地方督抚认为这是“乱命”,都不承认的。
上一篇:影子爱人
下一篇:没有了